委副總工金興平、防辦主任吳道喜、水文局副局長劉東生、宣傳中心主任王百恒、辦公室副主任胡早萍、長江設計院和水文局有關專家等參加通報會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。
據(jù)介紹,7月12日以來,長江流域發(fā)生了2次較強的降雨過程。7月上、中旬期間,長江1、2號洪峰先后在長江上游形成。在三峽水庫攔洪削峰作用下,中游河段各站最高水位均未超過警戒,但亦處于較高水位。19日,受洞庭湖水系及長江上游來水影響,長江中游河段水位快速上漲,長江3號洪峰在長江中游形成,部分河段超警。受20~22日強降雨影響,長江上游各支流來水急劇增加,多條支流及區(qū)間來水嚴重遭遇,形成4號洪峰,長江干流宜賓~寸灘河段全線超保證水位,朱沱站出現(xiàn)超歷史洪水。24日上午10時,長江防總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,三峽水庫24日20時出現(xiàn)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峰流量。
就三峽水庫調度情況,魏山忠副主任說,國家防總多次就三峽調度做出重要批示,長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、長江委主任蔡其華多次參加會商,及時給水庫啟閉機調度指明方向、明確目標。截至7月24日,長江防總辦共召開28次防汛會商會,向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發(fā)了13次調令。三峽水庫調度總的原則是保證防洪安全、遵循蓄清排渾、有利于長江中下游河床發(fā)育和河道保護,統(tǒng)籌兼顧,適時調整下泄流量,發(fā)揮水庫攔洪削峰作用。
魏山忠說,近期,三峽水庫的調度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。第一階段是應對長江1號洪峰過程,三峽水庫削峰率25%,攔蓄洪量39.2億立方米,降低沙市、城陵磯水位1.5米左右,中下游干流水位未超警。第二階段是應對長江2號洪峰中,三峽水庫調度的主要目標仍是力爭中下游干流不超警戒水位。第三階段是在7月14日至16日,三峽水庫調度的主要目標是盡早、盡快疏散滯留在三峽河段的船只。為疏散船只,三峽控制下泄泄量,庫水位抬升2米多。第四階段是7月17日至23日。三峽水庫調度的主要目標是上下游兼顧,一方面盡快降低三峽水庫水位,為迎接長江4號洪峰過程騰空庫容,另一方面考慮長江3號洪峰在長江中游形成,避免加大泄量后給長江中游河段增加防洪壓力。目前,三峽水庫出庫流量為43000立方米每秒。
媒體記者在聽取了通報內容后,就目前三峽水庫出庫流量的確定、三峽調度方案的制定、長江防汛Ⅱ級應急響應啟動的機制、長江防洪減災體系的構成、船舶通航等內容向長江委的專家進行了提問,并實地采訪了防辦會商室和水文預報處,詳細了解了長江防總辦會商的流程和水雨情預報的過程。
本文來自如需轉截請注明:http://www.www.166585.cn